English

新世纪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2000-01-04 来源:光明日报 卫兴华 我有话说

近一个时期,国内经济学界就中国经济学如何发展的问题讨论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

关于当代西方经济学。我认为,尽管它们更多的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问题,但其中有些理论,对于市场经济体制来说是共有的规律。虽然有些问题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政治制度下表现出来的现象及治理方案不尽相同,但其背后反映的是共同的基本原理。要看到,西方经济学家对于市场经济的研究要比我们早得多,也成熟得多,因此,对于一些普遍适用的理论成果,我们是可以借鉴的,但不能照搬、照抄,要防止新的教条主义。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我认为,当前的关键是要处理好继承、坚持和发展的关系。既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也不能用本本主义的观点来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主要是根据一百多年前的经济现实建立起来的,其中有些基本思想固然是普遍的真理,但一百多年来不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些具体结论已不能解释今天的经济现象。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继承、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如何处理好这方面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继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空谈坚持和发展显然是空中楼阁,反过来,如果不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蓬勃发展的经济现实面前也是坚持不下去的。我们必须根据新的现象、新的问题、新的实际经验,作出新的回答。

关于资本主义的研究。我认为,应当把重点放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理论问题上,比如说纸币也能充当世界货币的现象、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国家经济计划行为等情况。甚至可以说,今后对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途径的研究,恐怕是下个世纪经济学界甚至社会科学界对资本主义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对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现实,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情况下,马克思关于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达到资本主义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的转变这一规律还存在不存在?还是不是一个普遍原理?另外,有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是值得思考的,即新的社会制度向旧社会制度的倒退问题如何看?过去在新的社会制度确立后,不会发生向旧社会制度的倒退的现象。如资本主义社会不会退回到封建主义社会,封建主义社会也没有退回到奴隶主义社会。尽管可能会在一开始出现政权上的反复斗争,但从来没有出现过社会制度的倒退现象。然而,当今世界,有些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已经退回到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以往没有出现过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关于中国经济学研究。当前,摆在中国经济学家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如何根据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来继承、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习、把握很不够。有的思想被曲解了,有的被忽视了或者没有发掘出来。例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这是由经济现实决定的,但有人硬要引用马克思的原话“在一切社会形式中,总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着其它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其它一切生产,改变着它们的特点”来论证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其实,这是误解。因为:第一,从社会历史事实角度来看,并不是任何社会制度下都有多种经济成份,而且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不存在私有制。第二,马克思的这句话根本没有涉及到多种经济成份。这句话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讲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时提出来的,讲的是如何建立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体系、如何排列经济范畴、如何寻找研究的突破口等问题。这个突破口就是“普照之光”。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是资本主义社会,是因为有产业资本,特别是工业资本的存在。所以工业资本是“普照之光”。马克思讲的是资本主义内部的经济关系,根本没有涉及到多种经济成份。总之,只有在真正读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上,才能谈坚持和发展。建国50年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建设。这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一环。我认为,21世纪中国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应力图把握三性:相对独立性、科学性、稳定性。建国以来,政治经济学教材总是根据政治气候来变,成为上层政策的宣传品和注释,缺乏理论性。这是今后教材建设中应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教材建设中的另一问题是对于资本主义部分的论述主要是照抄《资本论》,没有多少新发展,造成对许多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现象不能作出合理解释。而与此相对照的是,在凯恩斯主义继承者中,没有一位的著作是照抄《通论》的,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根据变化了的现实,融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因此,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有不竭的生命力。要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具有不竭的生命力,很重要的一点是使政治经济学教材建设达到“三性”。这就需要有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和形成一种不同理论观点、不同派别自由探讨的学术空气。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